|
掃墓又稱「培墓」(閩南),或掛紙(客家人)。 一般掃墓過程: 一、準備三牲酒菜、香燭、金銀紙、鮮花,茶、果品、糕餅、鴨蛋、 爆竹、五色紙及鎌刀等。 (新墳用三牲菜碗,而且要供豬頭和鴨蛋, 以及拜后土用的麵線和紅龜粿) 二、到墳前,將墓園周圍的雜草用鐮刀清除整理,禁用鋤頭。 三、將五色紙用小石頭或土塊將之壓在祖墳上面 (稱「掛紙」或墓紙,客家人稱(鋪屋頂)。 四、供上祭品,先拜墳前的后土,然後燒土地公、福金。 五、祭拜祖先,點燭、上香、酒過三巡後燒金紙 (新喪則燒庫錢,往生錢、銀紙) 燒完後在紙灰上倒酒,即告完成。 六、收捨供品,把雞蛋在墓碑打碎,把蛋殼撤在墳上, 以示脫殼新生,據說會帶來好運。 ◎后土,他的職責是擔任「守墓神」的工作。 ◎清明節祭拜后土,主要是感謝后土對祖墳的看護。 ◎祭完後將雞蛋或鴨蛋打碎,蛋殼撤在墓上,表示新陳代謝, 送舊迎新之意,亦為吉兆。 |
|
|
準備供品:
|
新墳 ─ (初三年) 拜后土: 三牲(拜完後移拜祖墳),紅龜粿, 茶酒各三小杯,鮮花、蠟燭各一對。 拜祖墳: 三牲或飯菜碗(六碗、十碗、十二碗, 以祖先生前愛吃的東西為主), 素果、茶、酒、鮮花、蠟燭 各一對各三小杯,粿餅等。
|
|
|
舊墳 ─ 茶、酒各三杯。 拜祖墳: 三牲、果品、雞鴨蛋、茶、酒各三小杯、 飯菜等。
|
|
準備金紙: |
陰神祭祖金 |
| 拜拜時間: | 上午十時至下午三時前,(忌在天未亮及太陽下山後) |
| 地 點: | 祖先墳前 |
| 清 明 祭 祖 | |
| 準備供品: | 熟的三牲或飯菜(六、十或十二碗),水果, |
|
|
酒(或清茶)七杯,蠟燭一對等可隨心意增加。 酒供幾杯,筷子就擺幾雙。 |
| 準備金紙: | 陰神祭祖金 |
| 拜拜時間: | 近午時。 |
| 地 點: | 自宅祖先牌位前。 |